半夏泻心汤医案(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医案)
1、初诊日期1965年4月2日原有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常鼻衄和口糜3月11日曾患口糜,服半夏泻心汤加生石膏生地黄三剂而愈本次发作已一周舌及下唇溃烂,痛甚,口苦咽干,心烦思饮,鼻衄,苔白,舌红,脉弦细数胡;1阳不降大黄黄连泻心汤胃热不降 附子泻心汤胃热兼有表阳不固 2阳不降,伴有阴不升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 生姜泻心汤寒热错杂兼水饮食滞 甘草泻心汤寒热错杂且胃虚更严重;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上,可用于一部分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用于脾胃病的治疗,我们也用得很多,但在打开我们的思路,把它用于一部分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李克绍在伤寒解惑论里有这么一则医案李某某,女性,年约六旬。

2、有高血压病史2~3年,数年前行子宫全切除术辨证为寒热错杂痞证,属半夏泻心汤方证处方姜半夏9g,干姜6g,黄芩12g,黄连3g,党参6g,陈皮9g,乌药9g,炙甘草3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2009年10月24日;又灌了小半碗药,夜里900多泻下几次稀烂便,污秽如淤泥,已能开口说话,精神尚可,基本脱险,后用半夏泻心汤加丹参善后按此患儿发病前几天曾饮凉牛奶过度,发热,口臭,但因其体素壮实,加之笔者事务繁忙,一度;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方十五149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
3、要提高心下痞的临床疗效, 首先要作好方证的鉴别, 确认, 方能作到方证对应 我觉得心下痞比较多见于半夏泻心汤和茯苓饮方证 所以作好这两方证的鉴别很有必要 其鉴别要点在于, 半夏泻心汤证概括的表述为上热, 中痞, 下寒;小柴胡汤合理中汤合左金丸,小柴胡汤里有半夏,半夏配上茯苓,陈皮,二陈汤又出来了半夏,泡姜,黄连,人参,炙甘草,这差不多半夏泻心汤又出来了这样一来,就是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合理中汤合二陈汤,四个;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大枣,以黄柏代替黄芩厚朴温中汤去橘皮,甘草厚朴,草豆蔻仁,茯苓,木香,干姜,补中益气汤去橘皮,甘草,白术把这三张方剂合起来加川乌,泽泻,青皮,生姜,麻黄,荜澄茄,益智仁,吴茱萸补;把一张半夏泻心汤用于湿热病里面,这种改造,至少我们看起来是非常成功的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疟74又,心下触手而痛,自利,舌白,烦躁,都是湿热阻气分议开内闭,用泻心汤川连,淡黄芩,干姜,半夏,人;6栀子豉汤加黄连黄芩汤,治疗火郁胃脘烧灼7栀子豉汤加小陷胸汤,治疗胃食管炎8栀子豉汤加柏皮甘草湿热黄疸,身黄9栀子豉汤加半夏泻心汤治疗火郁胃脘疼痛八类方鉴别 1栀子厚朴汤在栀子豉汤基础。
4、13 半夏泻心汤,如果把黄芩去掉加上桂枝就变成了黄连汤,黄连汤治胃病,效果也很好,所以调节寒 热药物的比例很重要 14 关于消导药的运用治疗胃病一定要善于运用消导药,因为凡是胃病都或多或少的夹有“食滞”的问题胃寒夹积食,就像;杏仁,我们经常会把它理解为宣降肺气,而肺与大肠相表里,杏仁同时可以宣畅大肠的气逆,半夏泻心汤治疗痞证是需要大肠腑气通畅的从这个角度,半夏泻心汤用杏仁,可以和肺完全相连,也可以和大肠的气机相连在临证指南;若寒热互结,干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湿热是标实的表现之一“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脾胃湿热吃什么药有效 温胆汤出自三。

5、一 三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 1柴胡汤的煮法煮泻心汤先用比较多的水煮到差不多六碗,然后把渣渣捞掉,然后再光煮那个汤,把它收到三碗2柴胡汤在我们中医的归类是所谓的和解剂;处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半夏泻心汤原方5剂,复诊述3剂后即感诸症大减,效不更方,连服半月而愈现已随诊3月未复发 已赞过 已踩过lt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你。
6、病情分析你好,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西医一般采用三联疗法,中医一般采用健脾化湿清热行气消痞为主意见建议建议你及时去医院找中医给你辩证一下,开中药治疗,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左金丸;曹仁伯在增评柳选四家医案里的原注 以上越鞠丸证大约越鞠治无形湿热之痞,从泻心化出,鸡金治有形食积之癖,从陷胸化出他在这里提到,越鞠丸是从半夏泻心汤里化出来的,把这两张方子给连起来了,我们把它。
标签: 半夏泻心汤医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